海阳市行村镇鲁岛村:渔光互补项目“提增促带” 助力乡村振兴
大众网记者 梅雪丽 通讯员 王志星 烟台报道
海阳市鲁岛村地处行村镇丁字湾,四面环水,海岸带资源较为丰富,以基围虾养殖和螃蟹养殖为特色支柱产业。全村300户880人口,全村面积2.7平方公里。
2021年,鲁岛村依托上千亩的近海海域资源,内联外引、合理开发,在做好渔业养殖及海洋保护各项工作的基础上,产业发展上引进烟台融进新能源行村镇200MW渔光互补项目。该项目主要有几大特点:
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
渔光互补项目采用先进技术,在水产养殖区水面上同时建设光伏发电工程,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组件发电,利用水体进行水产养殖,形成“上可发电,下可养殖”的发电模式。在光伏板的遮挡下,水质得到了改善,水面温度降低,为虾蟹等水产品提供了更好的生长环境,今年梭子蟹亩产达到200斤左右,并且兼养的基围虾亩产也达到60多斤,较往年产量显著提高。
增加能源供应
项目所发电量并入电网,能为社会提供清洁电能,增加能源供应。
促进渔业发展
光伏板为水产养殖提供遮阳条件,可降低水温,减少水分蒸发,为水产品创造更适宜的生长环境,有利于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,增加渔业收益。
带动经济发展
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人力,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。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,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效益,也给村集体增加了收益。同时还能带动光伏设备制造、渔业养殖设备生产、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,促进当地经济繁荣。
渔光互补项目为鲁岛村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余万元,成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有力的“助推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