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在肥西,“老” 幸福了!

本文转自:人民网-安徽频道

近年来,肥西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以人民满意为目标,全方位加强政策支撑、资源供给和服务保障,让老人拥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居家养老 让老年生活更安心

上派镇三岗村的周本会奶奶今年81周岁了,每次前往卫生间都要经过7米长的过道,家里人对此很不放心。适老化改造给周奶奶安装了一字扶手,走在过道上有了抓手,以往让家人放心不下的过道,如今变成了“安全通道”。

还有上派镇中派社区的侯业柱爷爷,今年已经83岁高龄,社区通过适老化改造为侯爷爷配备了防滑地垫和助浴椅,安装了坐便器助力扶手,让侯爷爷从此“居家无忧”。

肥西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坚持“一户一案”的原则,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身体状况,个性化定制改造方案。改造内容围绕地面防滑、地面高差处理、安装床边护栏、扶手、配置淋浴椅、手杖、防丢失装置等基础项目进行,方便老年人通行、如厕、洗浴和休息,确保老年人在居家生活中的安全和便利。

截至2024年底,全县累计完成270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任务,完成率100%,减轻大量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的经济负担,改善生活设施设备,让老年人居家不再“磕磕碰碰”。

老年助餐 守护幸福“食”光

上午11点,在上派镇肥光社区老年食堂里,香喷喷的饭菜已经端上了台面,老人们一边拉着家常,一边准备就餐。

“这里的菜比较丰富,每天都不一样,比我自己做的好多了。”77岁的王奶奶对食堂的菜色十分满意,她说食堂还会公示菜单和价格,每天吃啥一目了然。

近年来,肥西县从人民群众最关注、最期盼、最直接的养老工作入手,以解决经济困难、独居、空巢、高龄老年人就餐为重点,兼顾解决其他有需求的人员就餐问题,让居民乐享老年食堂价格实惠、菜品多样、服务优质、环境舒适的服务。截至2024年底,全县有老年食堂(助餐点)45个,有效解决近7100名低收入老年人就餐问题,累计提供助餐服务88万人次。

肥西县将持续围绕优化服务布局、扩大服务供给、提升服务质量、创新服务配送等方面,形成集体配送+送餐入户、养老机构+老年助餐服务等多种模式全面推进,让越来越多的老人乐享舌尖上的幸福。

老有所学 生活有“知”又有味

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愈加迫切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期盼走出家门、走进课堂。为提升老年群体生活幸福指数,肥西县积极开展“老有所学”暖民心行动,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步,发挥余热,实现“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”的美好蓝图。

在肥西的各个老年学校里,老年学员们齐聚一堂,或是培养并分享爱好、或是交流切磋技艺。除了日常能学到健康养生、智能手机等实用知识,让视野更加宽阔,更能不时地登上“兴趣大舞台”,展示自我风采,让他们活跃在老年学校这个大家庭里,学在其中、乐在其中、忙在其中。

“老年教育关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也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。教师传授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温暖与关怀。”花岗镇老年学校校长汪善华说。

截至去年12月底,肥西县新增了26所村居(社区)老年学校,全县老年学校数达242所,老年学校乡镇覆盖率达100%。2024年肥西县“老有所学”暖民心行动共计新增学习人数1.45万人,目标任务完成进度100%;累计参与学习教育活动总人数达4.68万人,任务完成进度102%。现老年学校规范化建设逐步精进,教学资源不断优化,“老有所学”知晓率与满意度显著提升。

近年来,肥西在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为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,2024年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2个,居家养老服务站5个,中康养示范老年公寓获评长三角健康养老基地。

生活在肥西的老人们“老”幸福了!(张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