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楚天评】东湖评论:推动人才发展与支点建设“双向奔赴”

2月14日,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出席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并强调,要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,形成近悦远来、广聚英才的良好局面,切实强化支点建设的人才支撑。千秋基业,人才为本。人才工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,事关高质量发展,更需以战略眼光、全局高度,精心谋划人才工作,全力推进人才工作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力。

瞄准搭建舞台“点题”,以聚焦用才为“导航仪”,以点带面提升改革“效率”。古往今来,人才始终是富国之本、兴邦大计。当前,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,只有立足当下行固本之举,放眼未来谋长远之策,才能进一步掌握主动权。一方面要加快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。通过健全充分信任、授权松绑的人才使用机制,建立破立并举、分类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,持续推动人才支持全覆盖、工作推进全链条、服务保障全周期,进一步凝聚强劲合力。另一方面,要以系统思维抓好抓实人才工作。通过实施“十百千万”行动,开辟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引进“绿色通道”,提升高端创新平台吸引集聚人才能力,认真挑选出能挑重担、能担重任的“好苗子”,并跟踪培养发展,推动人才发展与支点建设需求双向奔赴。

抓住拓宽渠道“破题”,以问题导向为“金钥匙”,定点落实提升用才“效度”。人才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凝聚支点建设发展动能的中坚力量。这就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引领和支撑作用。但与此同时,我们也要意识到,人才的能力与素质并非与生俱来,而是不断加以培养历练,才能保证与时俱进的活力。比如在探索信息化评价方式这点上,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试点人才“注册制”“积分制”等开创性举措走在全国前列,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。另一方面,要坚持评价与使用并举,评价与培育并重,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。比如湖北省先后设立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、“智能建造”青年科技人才服务企业专项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支持专项,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占省计划项目的比例超过60%。这一项项举措正在以可见的方式发挥作用,各类人才政策不断释放制度创新红利,为改革发展注入力量。

着力营造环境“答题”,以强化保障为“助推器”,高点定位提升留才“效能”。让事业激励人才,让人才成就事业。做好人才文章落脚点就是要坚持服务至上,办好各项“关键小事”。近年来,湖北围绕“怎样成才、成什么才”不断优化服务保障,积极营造“用心育才,赋能成才”的氛围,着力涵养人才发展源头活水。从成立人才发展联盟、设立青年人才之家,到建立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、创造性推进博士后人才倍增行动,再到出台人才安居政策升级版、推出城市人才卡,全省各地纷纷打出一套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的“组合拳”,营造出尊重人才、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。多措并举之下,进一步建强湖北战略人才梯队力量,将“惟楚有才”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。

稿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
作者:陈康(武汉市武昌区“昌言家”网评团队成员,湖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)

责编:詹蔷【责任编辑:王舒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