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西南州“六大活动”服务保障外出务工群众返乡返岗
多彩贵州网讯(通讯员 刘宇)2024年12月以来,黔西南州全面落实《贵州省外出务工返乡返岗服务工作机制》,部署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外出务工群众返乡返岗服务保障行动,让务工群众欢乐平安祥和过春节,通过迅速返岗推动就业工作实现一季度“开门红”。
聚焦劳务协作,开展走访调研活动
州县两级人社部门派出就业小分队,增强驻外劳务协作工作站力量,在广东省、福建省、浙江省等务工人员集中地,主动对接当地人社部门,沟通了解用工条件变化情况、春节后企业复工复产计划,以及务工群众返乡意愿、计划返乡方式。
目前,赴省外开展劳务对接6次,与当地人社部门、各类园区、重点企业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订稳岗协议3份、合作协议120份,走访务工群众8500余人,在79家企业慰问黔西南籍务工人员725人。同时,依托驻外劳务协作工作站,建立省外务工人员微信群57个,发动7500余名务工群众代表帮助摸排同企业务工人员返乡计划。
聚焦矩阵打造,开展政策宣介活动
创新开展“就业政策在身边”主题宣传活动,在各个返乡就业服务点发放政策宣传资料1.35万份,同时,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成果的方式,统一制作政策宣传视频音频,通过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和乡村大喇叭互联网工程,多渠道提高群众对就业创业政策的知晓度,全年将在1.5万场次农村电影放映前集中播放宣传视频,每天三个时间段定时播放宣传音频。此外,通过全州11个零工市场、152个零工驿站、200个“人社+”村居标准化服务站,定点摆放“人社政策一本书”,满足群众咨询了解需求。
聚焦科学研判,开展返乡监测活动
用好省级大数据监测成果,及时将返乡情况反馈到基层,为基层掌握就业形势、分析返乡趋势、了解返乡情况、提供民生保障减轻负担,目前,全州跨省务工群众返乡26.68万人,返乡率47.46%。同时,选取8个村作为监测样本点,由县级人社部门派出人员力量,指导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监测,在汽车站、火车站、飞机场、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设置776个返乡就业服务点,综合掌握面上返乡趋势,目前累计服务返乡群众1.24万人。
聚焦供需对接,开展储岗送岗活动
推广“周周招聘”模式,为群众提供“小而精”招聘服务,形成县域范围内固定地点、固定时间的常态化招聘,为群众提供就业政策咨询、就业意愿登记、就业岗位推荐等服务。推广“月月招聘”模式,计划到3月底前,每个县(市)以脱贫劳动力、易地搬迁劳动力、低收入家庭劳动力等返乡回流劳动力为重点对象,以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、大型乡镇、各类园区为重点区域,组织不少于3场次的综合招聘,推动“春风行动”“就业援助月”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深入开展。2024年12月以来,累计组织各类招聘活动22场次,341家省内外企业提供岗位2.52万个。
聚焦技能提升,开展送训到人活动
围绕收集储备的岗位,结合全州特色产业、重点项目、重大工程用工需要,针对性谋划职业技能培训班次,充分整合实训基地、培训基地、培训机构等力量,组织高质量、多层次、特色化职业技能培训,推动就业市场需求、产业发展需求与技能培训供给高效对接,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、有效性,帮助群众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和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。
2024年12月以来,组织短平快、中长期项目制、创业培训、证书直补等1400余人次。
聚焦劳务输出,开展返岗保障活动
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、黔西南籍务工人员集中城市对接,积极沟通农业农村、邮政、银行等部门和机构,多渠道整合资金资源,春节后在各县(市)同步启动返岗工作,通过包客车、包专列、发放燃油补贴、给予购票补贴等多种方式,用好“人社+”村居标准化服务站、零工驿站等基层就业平台载体,帮助群众“出家门、上车门、进厂门”,实现迅速返岗、外出就业、稳定增收。目前,正月初六集中返岗当天组织5000余人前往广东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苏等地返岗就业。作者:刘宇
一审:罗玉时
二审:秦丽
三审:金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