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下40℃的钢铁浪漫:亚冬赛道外的中国加速度
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哈尔滨盛大开幕,这场冰雪盛宴的背后,中国铁路以高效运力、智能科技与人文关怀为赛事织就了一张立体化交通保障网,展现了“中国速度”与“中国服务”的双重魅力,更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强劲引擎。
哈尔滨至亚布力赛区的高铁专线,以“最短7分钟一趟、最快1小时2分直达”的密度,为运动员、观众搭建了一条冰雪赛道外的“黄金走廊”。新型高寒复兴号动车组在-40℃极寒中稳定运行,北斗导航与毫米波雷达加持的自动驾驶除冰列车,可自主清除轨道积雪,确保暴风雪中的运输安全,彰显“中国智造”的硬实力。赛事期间,亚布力西站高铁班次增至51列,普速列车同步增开,形成“高铁+普速”协同网络,实现运力精准投放。
铁路服务突破传统框架,向精细化、智能化跃升。亚冬专列车厢内增设滑雪板固定架、雪具烘干室及静音车厢,大件行李存放区与雪具专用柜满足多元需求;哈尔滨站、亚布力西站等枢纽设置多语种机器人、专用候车区及流线,减少人群交叉,提升通行效率。更值得称道的是,列车化身为“流动文化空间”,东北亚美食走廊融合中俄韩特色餐食,让冰雪之旅充满文化温度。
铁路不仅服务赛事,更激活区域冰雪经济。亚冬专线开通后,铁力滑雪场客流量激增3倍,长白山高铁小镇吸引冰雪装备制造企业集聚,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。中俄同江铁路大桥首年过货量破百万吨,中欧班列经珲春通达全球,日韩滑雪装备通过海铁联运72小时抵哈,推动东北亚冰雪产业链深度融合。扶贫铁路则让鄂伦春手工艺品借高铁走向全国,交通红利惠及民生。
当亚冬圣火映照冰城,疾驰的钢轨已奏响开放共赢的强音。这场冰雪之约不仅展现了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,更以铁路为纽带,连缀起东北亚协同发展的新未来——疾驰的不仅是列车,更是文明互鉴、民心相通的加速度。(文/武子豪)
责任编辑:张小南